二级学科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哈工大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方向是20世纪50年代初在前苏联专家指导下创建的,其前身是电工教研室。 新世纪以来,通过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大科学工程)和2011协同创新机制,围绕关键科学技术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突出强调传统电类专业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从事电磁现象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基础交叉技术开发的专业方向。
专业现有教学与科研人员29人,包括教授11人,副教授9人。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和基础性的综合工程学科,与其他不同学科交叉融合,面向能源传输、高效节能这一国民经济主战场,展现了电气学科新的活力和发展势头,注重我国能源的产生、传输、使用、控制的热点问题。主要的研究领域和人员包括:超导电工及其应用,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近零磁环境技术,高品质高效能电机技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序号 | 研究所 | 地址 | 主要科研方向 |
---|---|---|---|
1 | 电工新技术研究所 | 科学园C2栋 | 超导电工理论与技术、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近零磁环境技术、高品质高效能电机技术 |
2 |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研究所 | 制造楼6楼 | 电磁场数值分析及测量技术、电力电子及电能变换技术 、高动态目标测试跟踪技术 |
3 |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所 | 电机楼30035室 |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技术、传感器、信号检测与电磁测量 |
知名专家
- 李立毅
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空间环境与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电工新技术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直线电机、零磁环境装置等。
- 霍炬
教授,省教学名师。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光电信息处理、飞行器制导控制研究。
- 朱春波
教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空气、海水、空间坏境下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
- 聂秋月
教授,校青年拔尖人才。电工新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放电等离子体技术与应用研究。
标志性成果
- 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
构建“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完备的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机理等方向的研究条件;揭示空间环境因素作用下物质结构演化的基本规律,健全空间服役行为评价理论分析方法和体系。
- 超导电工理论与技术
构建低温液氦制冷装置平台、高温过冷氮循环制冷装置平台,形成完备的低温制冷环境研究能力;建立高温超导/低温超导线圈/磁体的全过程制造工艺,形成了完备的超导元件和超导电机的理论分析方法和分析体系。
- 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技术
研制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耦合机构,建成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米级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示范工程路段,打破了国外垄断,投运后在国内外学术界、产业界引起热烈反响。
- 光电信息转换与处理技术
高动态目标试验图像数据转换与运动参数解算技术,推进基于光电信息处理的全场动态数据高速获取技术的实用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满足大型复杂仿真系统和国防工业应用需求。